
半导体陶瓷结构件在半导体芯片制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独特性能使其在多个关键工艺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具体应用场景及其作用:
1. 高温工艺设备
应用场景:扩散炉、退火炉、外延炉
具体部件:
托盘与支架:用于承载晶圆,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
加热元件:提供均匀的热场分布。
作用:
在掺杂、氧化、退火等高温工艺中,确保晶圆不变形、不污染。
氮化硅陶瓷在1600°C下仍保持高强度,适用于碳化硅(SiC)外延炉。
2. 晶圆传输系统
应用场景:晶圆传输机械臂、导轨、真空机械手
具体部件:
机械臂夹爪:用于抓取和移动晶圆。
导轨滑块:确保传输平稳。
作用:
在洁净室和真空环境中,减少摩擦和颗粒产生。
氧化铝陶瓷机械臂的耐磨性显著优于金属,延长使用寿命。
3. 刻蚀工艺设备
应用场景:等离子刻蚀机、反应离子刻蚀机
具体部件:
喷头:均匀分布反应气体。
腔体内衬:保护设备免受腐蚀。
作用:
在氟基(如CF₄)或氯基(如Cl₂)等离子体环境中,提供优异的耐腐蚀性。
氮化硅喷头的腐蚀速率<0.1μm/h,显著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4. 化学机械抛光(CMP)
应用场景:CMP设备
具体部件:
承载盘:固定晶圆,确保抛光均匀。
抛光垫基板:提供平坦的抛光表面。
作用:
在抛光过程中,减少晶圆划伤和表面污染。
陶瓷承载盘的平整度达±1μm,提升抛光精度。
5. 光刻工艺设备
应用场景:光刻机
具体部件:
基板:支撑光学系统。
反射镜支架:确保光学元件对齐。
掩模版载体:固定光掩模。
作用:
在EUV光刻中,提供纳米级精度的稳定性。
氮化陶瓷的低热膨胀系数(3.2×10⁻⁶/K)确保光学系统在温度变化下不变形。
6. 封装与测试
应用场景:功率模块封装、探针测试台
具体部件:
散热基板:用于IGBT、MOSFET等功率器件的散热。
绝缘层:隔离电气连接,避免短路。
探针卡基板:支撑测试探针。
作用:
在功率器件中,提供高效的散热路径,降低器件温度。
氮化硅陶瓷的导热性(~30 W/m·K)和绝缘性能(介电强度≥15 kV/mm)兼具。
7. 清洗与湿法工艺
应用场景:晶圆清洗槽、湿法刻蚀槽
具体部件:
槽体衬里:保护设备免受化学腐蚀。
晶圆支架:固定晶圆,确保清洗均匀。
作用:
在强酸(如HF)或强碱(如KOH)环境中,提供高化学稳定性。
氧化铝陶瓷衬里的使用寿命显著高于塑料和金属。
8. 新兴应用:第三代半导体
应用场景:碳化硅(SiC)外延炉、氮化镓(GaN)器件封装
具体部件:
外延炉托盘:承载SiC晶圆,在高温下保持稳定。
封装基板:优化散热和电气性能。
作用:
在SiC外延工艺中,氮化硅托盘的高温稳定性优于石墨,减少碳污染。
在GaN功率器件中,陶瓷基板提供高效的散热和电气隔离。
半导体陶瓷结构件以其耐高温、耐腐蚀、高硬度、低热膨胀等特性,在芯片制造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晶圆传输到高温处理,从刻蚀反应到封装测试,陶瓷结构件为半导体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工艺精度的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重庆及锋科技专注于半导体陶瓷结构件的研发与生产,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国产半导体设备突破技术瓶颈。咨询客服了解更多→